本文首发YOUNG财经(youngcaijing)
撰文
圈哥
编辑
徐爱之
5月19日,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传神语联)科创板IPO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传神语联创立于年,属于国内老资格的翻译机构,传神语联此次拟募资5.13亿元,用于语联网人机共译产能交付矩阵建设等项目。
不少人说传神语联只是一个翻译的中介平台依赖翻译外包,上科创板的科创属性不高。圈哥觉得传神语联的科创题材也算能讲得通,滴滴也是中介平台,美团以外包为主,头条收入还是靠广告,但这些都不妨碍“TMD”的高科技属性。
传神语联的科创属性集中在“孪生译员”这款产品上,所谓孪生译员指的是,用机器在生产过程中提升对人工译员的辅助效果,提升译员效率,在低质量交付场景实现替代人工。传神语联在招股书中称,孪生译员系统按照开发目标可大幅提高机器翻译输出的质量,显著降低翻译服务采购成本。
这是一个好科创题材,用人工智能提高人力生产效率,反过来再用人力不断纠正和教育人工智能,进而形成双向互动闭环。不过业务题材好更需企业锚定方向辛苦付出,若为了上市而上市,则很容易忘掉初心。借着传神语联公开招股书接受投资者监督的机会,圈哥对传神语联的一处财务数据提些问题。
传神语联的业务构成分为笔译、口译、影视翻译、翻译技术和解决方案四类,其中翻译技术和解决方案收入在报告期内涨幅明显远超于其他四个主要业务收入涨幅。在翻译技术和解决方案业务中一家名为深圳市贝添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贝添利)的大客户有些神奇。所谓神奇者在于这家公司对传神语联的硬件设备情有独钟。以公开数据看,贝添利是传神语联、、三个年度的前五大客户之一,其中年和年是第一大客户,年位列第二大客户。
截图来自传神语联年招股书1-1-
年传神语联与贝添利签了万元合同,合同内容为“授权生产销售合同-TransnBoxX1”,传神语联在介绍TransnBox这款硬件设备时称,“提供7*24小时12语种的实时译员在线口译服务,30秒内及时响应,改变陪同翻译模式,通过与TransnBoxAPP交互连接,精准匹配优质的专人在线语言服务”。不过自年以后偶有企业采购TransnBox,单个企业采购金额也不过寥寥数万到数十万不等,再没有像贝添利这般一次性采购上千万的大买家出现。
到了年和年,贝添利这家公司不在对TransnBox感兴趣,转而向传神语联分两批采购了7万台智能机顶盒和2.8万台智能多语一体机,传神语联对应的含税收入分别达到万元和万元。综上来看,贝添利这家公司在连续五年的三个年度里为传神语联贡献了约万元的收入。
不过也正因为贝添利的这一举动,让接下来的事似乎说不清了。
注意截图中红线部分
年Transnbox在线口译的译费成本为27.79万元,年这一成本迅速下降到元,到了年该业务成本却是空白。
贝添利年花费万元得到授权生产销售TransnBoxX1设备,从传神语联招股书的上下文判断TransnBoxX1应该是Transnbox设备系列的一种,类似于一代二代划分?若是,那么接下来的疑问就很多了。
从年开始两年不到,年Transnbox的口译成本仅为元,年成本竟然是0?使用Transnbox设备的个人或企业在年仅花费了元的口译成本,年基本没用?这是否表明这款在线口译设备已经迅速丧失了市场意义?若是,那么贝添利为何又第二年继续采购传神语联的其他硬件设备?难道不怕继续没人用吗?若不是,贝添利在年采购的TransnBoxX1设备到底去了哪里?
卖出产品与提供服务这个勾稽链条并不复杂,面对上述这些问题,传神语联网估计也同样会被交易所问询。
目前在传神语联的公开股东名单之中有一人名叫钱坤,他持有传神语联22.3万股,占比0.18%,钱坤在年9月30日前就已进入传神语联股东名单。不过在一个名叫深圳市贝添利数码视讯有限公司的企业中,法定代表人和二股东也叫钱坤,钱慧红是这家公司的此前的股东(已退出),而钱慧红则是目前传神语联的大客户贝添利的大股东。又一个疑问出现了:贝添利数码的钱坤与传神语联网的钱坤是同一个人吗?
这个问题恐怕传神语联也回避不了问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