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美的帽子从车窗飞向天空,当巴鲁兽摔倒,口哨伴着音乐响起,一代人的回忆终将落幕,告别的不仅仅是回不去的旧时光,更是那个再也触不及的初心少年。
你可以忘了钢铁加鲁鲁,也可以和童年的自己失约,但是,绝对不要对着数码宝贝说:皮卡皮卡!否则,后果很严重。
记得上次有个“二刺螈”小伙(汁)碰瓷塞尔达,气不过的玩家去CJ现场怒砸PS4.
手起机碎!那壮烈的场面让我忍不住……咯咯咯地笑了起来。“亚古兽”和“小火龙”傻傻分不
事实上,真的有很多人都遇到过分不清“亚古兽”和“小火龙”的情况,毕竟《数码宝贝》和《精灵宝可梦》实在是太像了。
不怪你童年的记忆过于模糊,而是童年动画片引进的翻译问题,《精灵宝可梦》最初引入国内播放到时候,翻译的名字是《神奇宝贝》,和《数码宝贝》仅仅两字之差。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奇宝贝》又译《精灵宝可梦》或《口袋妖怪》,已然坐上了世界最强IP的王座,靠着皮卡丘发家致富的老任也是解锁了“任天堂是世界主宰”的荣誉称号。
同样是收集、进化、对战的玩法,同样是一群小学生的热血冒险,《数码宝贝》怎么就渐渐销声匿迹了呢?
《数码宝贝》和《宝可梦》同一起跑线,一个封神,一个犹如神隐
时间追溯到年,《宝可梦红绿》诞生于任天堂掌机GameBoy,而此时已经是GB掌机的末期,游戏首周销量12w,如此惨淡的业绩下,Fami通甚至给出了28分。在年宝可梦动画热播后,这才开始了任天堂经典大作的逆袭之路。现在看来,或许那个时候的田尻智也不一定相信低开高走的宝可梦能获得如此的成就。
数码宝贝则是万代在年创造的战斗数码电子宠物,于年随着暴龙机一同上市,在那个年代,电子宠物立即风靡整个日本中小学生圈。就好像现如今小学生打王者荣耀,谁还没在中路演过中年人队友呢?没有电子宠物,你甚至都无法融入班级同学的话题,犹如没皮肤的鲁班都不配对线杀敌。火爆一时的数码宝贝在年还出过对打游戏,动漫正式开播则是年。
这样来看,《数码宝贝》和《精灵宝可梦》可以说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了,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数码宝贝》远落后于宝可梦系列?
《精灵宝可梦》游戏和动画设定一致,完整的世界观体系是封神的关键
前文说到《宝可梦》系列开启了世界第一IP逆袭之路,可以说就是从动画后正式启航的,游戏与动画统一的世界观和设定下,让粉丝的凝聚力越来越强,游戏销量大增。
动画以田尻智的童年设定小智代入,让每个玩家都从中找到自己的身影,从动画衍生出来的粉丝再反哺于游戏,体验动画中热血的冒险玩法,如此一套组合拳下,宝可梦系列开始发力滚雪球,“皮神”自此成为永远滴神。
《数码宝贝》分散的世界观,粉丝自此转路人
《数码宝贝》游戏不少,但是什么类型都尝试,万代做游戏的感觉就像是“屠龙少年变恶龙”,游戏IP的火爆成了吸金机器,什么玩法火做什么游戏。卡牌,对打玩法统统配齐,好好的一手牌开始随意发挥。等等!这套路是不是有点眼熟?我可没内涵哪家游戏公司,请千万不要对号入座。
而《数码宝贝》动画系列的分散可以说是除了“太一”那一拨人,我几乎记不清后面的剧情和角色,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孩子都是被选中的“神之骄子”,在第二部数码宝贝完结后,后面的系列动画简直就是自掘坟墓。
在数码宝贝第三部故事中,感动我们无数人的太一一行人竟然变成了都市传说?这也就算了,第四部竟然没有数码宝贝搭档?真的很想问一句编剧:我玩我自己?等到第六部动画中,甚至打破数码宝贝之间的平衡,这就好比原本是孙悟空和奥特曼对打,让你也参战,试问你能打得过谁?
作为90后一代人,《数码宝贝》曾经教会了我怎么去珍惜友情,怎样在成长中去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动画的最后,我们哭着乘上列车告别。
现实中,我们终将舍弃坏掉的电子宠物暴龙机,转身离开那个充满少年气的自己,成为一个西装革履的大人,深夜在代号为“”的加班中对抗秃头。小学生拯救世界或许从来都只是热血少年的一往情深,现在却变成了支撑着我们人到中年,熬过蹉跎岁月的最初力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