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
《聪明的一休》《大力水手》《猫和老鼠》《魔神英雄传》《美少女战士》《足球小将》...看到这些动画你们想起了什么?
是那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放学后的傍晚?还是那一个又一个无忧无虑的夏日假期?亦或者是剧中主人公们既热血又励志的奋斗故事?
我说这些都不假,但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忘记一家名为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幕后功臣(后期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和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合并而成,下文简称“辽艺”)。
可以说,正因为有了它的功劳,后小伙伴们方才有了相对完整的童年---
因为上面提到的所有动画都是辽艺配音以及参与后期处理的,我们熟悉的那一嘴日漫主人公说出的普通话也通通都是辽艺工作人员的辛劳结晶。
这当然也包括最近两天二次元顶流的《新世纪福音战士》,这部佳作在千禧年前后便得到了引进,而参与幕后译制的也正是辽艺。
你或许觉得会有点儿不可思议,但它确实发生了,同时也将辽艺拉入了口碑深渊---
01为了EVA,你们知道辽艺承受了什么吗?
《EVA》是与众不同的,区别于同时代的《龙珠》《灌篮》等等热血动漫,它虽有着毫不怯弱的战斗画面,但总的来说它都是一部意味深远的内涵神作。
论暴力美学它能够媲美《阿基拉》,几乎每一场战斗都能够打到鲜X淋漓,场面骇人惊悚。
而论主角的设计,庵野秀明则给我们带来了既不阳光长相也非常一般的碇真嗣。他拥有着一双朦胧的眼睛,也齐聚了阴暗、怯弱等等负面情绪于一体,这样的人物放到其它作品只有沦为反派BOSS的份儿,但痞子却非要让真嗣稳坐主角之席---
再来就是贯穿剧情始末的人类补完计划,还有使徒、亚当、夏娃等等倍具宗教意味的设定。在如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EVA也就成为了一部烧脑无极限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倍具禁忌元素的创作---
为什么说是禁忌?国漫迷其实也早已心知肚明。
我们的国产动画确实有过百花齐放且屹立世界之巅的时刻,但那个荣光是在美影厂时代出现的,包括《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天书奇谭》《魔方大厦》等等制作精良且内涵满满,对现实世界也带有剧烈讽刺的国漫佳作都诞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
而到了千禧年前后,类似风格的国漫便销声匿迹了,能够在电视台上大放异彩的也只有所谓的子供向,而“低幼”也俨然成为了国漫的代名词---
直到年,权威媒体还一致认为低幼国漫是主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答案在于“审核”两字。
自千禧年以来针对动画的内容甄别也就越发趋紧,过去很多稀松平常的片段也都归属到禁忌范畴,不得不遭受删减的厄运。
《EVA》引进国内的时刻正是千禧年前后,而依据前文列举的剧作特色,相信大家也都不会去否认它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那理所当然的也就不得不被删减与和谐,而对于承接该任务的辽艺来说也掉进了所谓的至暗时刻---
什么过分暴露的镜头不能出现,太过暴力的镜头也通通被剔除殆尽。而更有意思的是,某些原作中的台词也被无情的和谐:如亲吻改成了“唱歌”,我喜欢你变成了“我觉得你很好”。
总而言之但凡涉及“爱情、男女朋友”等等关系的词汇,都会被无情的改造成“友情和同学”,俨然一副3好学生的样子---
如上内容让你们想到了什么?没错,正是有过类似经历的《熊出没》,该片就曾因为“臭狗熊”的称呼被家长举报整改,最终不得不改成如今的“小熊熊”,而光头强拿电锯追熊的桥段也很少能够看到了。
不过区别于《熊出没》只需要在台词下功夫,《EVA》引进版可是连“名字”也保不住了---先后更改为《天鹰战士》和《新世纪天鹰战士》,后者也是在国内正式上映后的专用名字!
不仅如此,那首传唱大江南北的OP也同样得到了汉化,只不过区别于《数码宝贝》《神奇宝贝》等等日漫的OP汉化,EVA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
“美丽的天使在远方召唤你,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创造奇迹。迎面吹来和煦的风,轻轻地叩击着我的心灵...”
完完全全丢掉了原版OP中的残酷、怦然心动、彷徨等等意蕴,彻底变成了一部热血作品。
这还没完,辽艺在主持《EVA》引进工作的时候其实已经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
因为影视市场化浪潮的席卷,内部员工们都心浮气躁了不少,很多人迫于优厚的薪酬跳槽了,但哪怕面临人才缺失的困境,辽艺的业务量也只有增而无减少,一人分饰多角的情况经常发生,而此行为也让员工们心神俱疲。
就在这样一个时刻,辽艺接到了进片方带来的《EVA》,这是一部只有一季度20多集内容量的“短篇动画”,但正如前文所说,这又是一块需要一帧一帧去扫视去雕琢的难啃骨头---
依据相关资料显示,辽艺为了译制《EVA》常常搞到天昏地暗,每天8点投入工作直到晚上10点方才休止,他们运用了史上最严苛的眼光和最不留情面的裁剪手法去对待这部作品。
但终究还是不能一次通过审核,而在发回二剪之后,《EVA》引进版也就彻底变了味,也彻底惹怒了动漫迷---
对于萌新来说,因为缺失和歪曲了原来的片段和台词,引进版EVA也就变成了一团浆糊,没有人能看懂导演究竟想要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而对于骨灰粉来说,因为早在数年之前就通过各种渠道完整体验了原版的精彩(年就上线了),因此也就将辽艺版本的EVA视作为“魔改”,认为后者将自己钟爱的日漫神作彻底毁掉了。
而所谓的《新世纪天鹰战士》也就自然成为了笑话,其影响力远比将《海贼王》改作《航海王》要强上N倍。
因为后者只是商标问题(海贼王商标被抢注了,不得不改名)以及剧情本身也没有任何的删减,但前者已经沦落为“披着EVA皮囊”的笑话了---
所以动漫迷又岂有不愤怒的道理呢?
02身不由己和身不由己是不一样的
了解了上述内容,相信大家也会认为辽艺自始至终都只是一家“工具机构”,他们不大有独立的选择权,他们只是接受上头下达的任务并按照某个时期对动画的审核要求来行事而已。
辽艺一直处于妥协之中,他们没有井上雄彦的那股敢于直面资本的傲气,他们似乎只懂得攫取嗟来之食,也常常为五斗米折腰,所以得不到尊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注意了,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尊重有时候并不是自己争取的,往往也只是一种运气?
就譬如知名的日本漫画家鸟山明,其在创作《龙珠》的时候也无时不刻的被资本裹挟,而他也屡屡选择妥协,硬生生的将本该在悟空大战短笛大魔王篇章结束的故事,拓展出所谓的弗利沙、沙鲁、魔人布欧等等章节,从宇宙最强打到未来人造人再到异次元魔王,所有故事毫无铺垫,就是为了连载而连载。
但哪怕如此,鸟山明也得到了同行可望不可即的声望,而《龙珠》也被视作为日漫史上的不朽经典---
为什么同样是妥协,辽艺却掉落到口碑深渊而鸟山明却能走上神坛?这两者之间的付出有什么不一样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唯一的不同就是内容环境的不同,而我想说的是,脱离背景的指责只是一种无的放矢是一种龌龊的何不食肉糜。
再进一步说,如果没有了辽艺,那你们觉得《EVA》的引进版能够变得更好吗?
就站在彼时就已经陷入人才困境而辽艺依旧投入海量人力物力去支持这部日漫神作的译制,以及需要二次审核方才能够通过的基础上(代表辽艺的工作人员已经尽力挽留精彩元素了),我能有十足的把握去相信辽艺的实力和匠心。
说白了,如果没有了辽艺,那或许EVA在国内也只是小众的存在,绝不可能成就如今的鼎沸声名---
03最后
当然,如今时间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国内的二次元环境已经得到不一样的改善了。《EVA》的原版我们已经能够在小破站看到,而如今网友们也都在热切期待最终剧场版能够被引进国内。
那它是否真能定档国内呢?我目前真不知道,但能够予以动漫迷们期待,也足够实锤某些事情已经大不一样了,而我想这应该也和《大护法》《妙先生》等剧情黑暗寓意辛辣的国产动画能够在荧幕上映有关吧?
虽然如今辽艺的存在感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但看着辽艺译制动画长大的小伙伴们也已经撑起了二次元的另一片天。
正如俗话说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伤疤,同时也有着对应时代的勇者”。
他们未必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当时的世界,但他们能够留下火种,而待到时机成熟熊熊烈焰也就能够席卷漫山遍野。
这何尝不是对英雄主义的极致诠释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