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时装界流行快餐文化(FastFashion),本时装品牌YLYStudio却坚持慢工出细货,将针织和刺绣融入日常衣着中,设计风格独特,同时传承传统工艺。
两位创办人钟情于针织和刺绣工艺,品牌的工作室除了用作设计刺绣服饰,也是他们开班授课的地方,让客人深入了解产品背后的工艺精神。
YLYStudio于年创立,由两位时装设计师许业朗(Matt)与曾丽瑜(Lilian)共同成立。他们都是理工大学时装设计系的同学,又曾一同在本地时装品牌JohannaHo共事。后来,Lilian远赴法国巴黎刺绣学校EcoleLesage,修读高级订制时装刺绣课程;与此同时,Matt则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主修女装及针织设计。两人在时装设计理念和工作默契上都很合拍,回港后决定共同创办YLYStudio。
设计师许业朗(左)与曾丽瑜(右)钟情于针织和刺绣工艺,品牌工作室除用作设计刺绣服饰,也用作开班授课。
二人于时装界打滚10年,凭着过往的经验,最初只用了2万至3万元创立品牌。Matt和Lilian笑指:“创业成本并不多,但由于物料成本不算高,又有相熟的内地工厂协助,所以很顺理成章地建立了品牌。”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开支其实是租用工作室的费用;其次就是所投放的时间。他们强调重视制作过程多于成果,大部分服装都由人手一针一线做起,小小的刺绣襟针也需要花7至8个小时才能完成。
两人强调重视制作过程多于成果,大部分服装都由人手一针一线做起,小小的刺绣襟针也需要花7至8个小时才能完成。
着重新旧搭配冀可持续发展
Matt和Lilian不甘于现今的服装设计受框架限制,主打刺绣及针织,以守护传统手艺。品牌系列服饰的命名亦充满个性和独特性,而且每个系列都代表着不同的工艺元素。问及他们会否担心数码化年代对其设计有影响,Lilian直言,现时刺绣尚未被机器所取代,始终机造得比较工整,比不上手织的效果。反而,他们二人更着重于如何将新与旧互相搭配,希望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创业两年,二人除了设计服装系列,还同步开办刺绣课程,很多人透过参加刺绣班而认识服装品牌。此外,Matt和Lilian除利用网上社交平台作宣传推广外,同时希望透过媒体报道及参与不同国际展览及时装周,增加品牌曝光率。
早前,他们在创意香港(CreateHK)的赞助下,由非牟利机构FashionFarmFoundation(FFF)带领前往巴黎和杜拜参加时装周,成功登上国际舞台。是次“ProjectD”为春夏系列的设计,灵感源自艺术家HoltonRower的泼画,以时装描绘人与人之间难以捉摸的关系。YLYStudio更与日本毛冷品牌Hamanaka合作,配合数码印花,亦运用人手编织,创作比过往更具色彩的时装系列。
开设工作坊培养大众刺绣兴趣
YLYStudio两位设计师从外国回流返港,慨叹西方国家对工艺的重视,惟反观香港在急速的生活节奏与功利主义过盛的社会,一切都好像被高效、快餐文化所淹没,没了那喘息空间,传统工艺顿然成了繁忙都市人的奢侈品。
Matt和Lilian表示,近年手作风气渐趋盛行,人们对手工艺的兴趣也逐渐增加,愿意抽出空闲时间和付出心机,亲手制作工艺品,例如饰物、皮革制品等。为了保留工艺文化,二人决意开设刺绣工作坊,培养人们对传统刺绣针织手艺的兴趣。
小班教学吸各类人士参与
开设刺绣工作坊的反应比预期好,两人忆述最初筹备时间较长,无论是设计课程内容、构思刺绣图案,或是调校课程难度等,全都是由他们亲手包办。到目前为止,课程数目已多达15至20个。除了在工作室开班外,他们更与多间大专院校、中学及K11等合作,开办大大小小的工作坊。
刺绣课堂一星期开班5堂,以6至8人的小班形式教学,由一天体验班到恒常刺绣课程都有,吸引不少OL、学生、太太,甚至退休人士参与。刺绣课程还可细分为传统刺绣、法式刺绣、金绣及珠绣等,千变万化。Matt和Lilian指,年轻一代所追求的与以往不同,期望透过工作坊,增加大众对YLYStudio品牌的认识,让传统工艺文化植根于香港,使其逐渐与现代社会接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