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要求
使用51单片机控制单个数码管,使其循环显示0-9.
二、实验原理
数码管(SegmentDisplays)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组成“8”字型的器件,引线已在内部连接完成,只需引出它们的各个笔划,公共电极。数码管实际上是由七个发光管组成8字形构成的,加上小数点就是8个。这些段分别由字母a,b,c,d,e,f,g,dp来表示。
(数码管原理图)(数码管共阴极接法)(数码管共阳极接法)(LED字形显示代码)三、仿真图
1、proteus仿真图
四、程序
#includereg52.h
#includeintrins.h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defineuintunsignedint
ucharcodeDSY_CODE[]=
{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
voidDelayMS(uintx)
{
uchart;
while(x--)
for(t=;t0;t--);
}
voidmain()
{
uchari=0;
P0=0x00;
while(1)
{
P0=DSY_CODE[i];
i=(i+1)%10;/*显示0-9*/
DelayMS();
}
}
解析:
1、由于仿真图采用的是共阴极数码管,故代码也需要保持一致,采用共阴极字形代码;当然也可以采用共阳极字形代码,但最会需要取反,使其变成共阴极:
P0=~DSY_CODE[i];//~是取反的标志。
2、这里需要用到延时函数。
voidDelayMS(uintx)
{
uchart;
while(x--)
for(t=;t0;t--);
}
这个延时函数的核心是一个whiLe和for循环嵌套,例如让x=10,cpu会在这里循环10*10次,这些时间大概就是10ms(但并不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