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三年,一转眼。三并不是一个象征多么吉利的数字。为什么选择三周年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一周年的时候还懵懵懂懂,两周年的时候撞上高考,很自然地就顺延到三周年了。氢科技长大了三岁,我也长大了三岁,整个世界都长大了三岁。我们经历了这三年一千多天的风云变幻,是时候静下心来回忆回忆当年的豪言壮语,和那些早已不知是否糜烂于何处的远大理想了。本来是想以视频的方式来叙述这三年的时光的,我甚至已经买好了幕布。后来想想我又没有提词器,这一篇文章录下来大概要剪几千上万刀,而且听我坐在这儿扯半个多钟肯定比看文字更折磨人。对于这些带有感情和回忆的内容,视频相比文字就显得……也不能说无力吧,这样太侮辱导演们了,只能说文字的创作和消化门槛更低,更平易近人。.5.19.我在高中的拓荒者信息学社团中创办了氢科技。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演讲,应该也是最失败的一次演讲。那时候团委的老师对我很好,信息学社社长对我也很好,社团联合会对我也很好,大家都很照顾我,几乎是在我提出这个想法的同时立马就同意了。团委的老师还去打印了一张大概有接近两米宽的海报贴在学校的布告栏上。但即使如此,当时几乎没有人主动到场。要不是有社团联合会慷慨地拉来强制到场的学弟学妹,还真就没人听我的演讲了。即使我逃了两节课去布置会场,即使我那天前前后后洗了三次头。至于当时的情况,和当时氢科技的主要业务,我也不想赘述了。我非常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人,非常感谢当时能以“中学生创业”的名义出来“招摇撞骗”。回想这三年,其实也能明白一些道理:人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步的,前一秒的鸡头后一秒可能就是凤尾了,而你现在所在的凤,在别人眼里可能又只是一只鸡。刚开始的时候氢科技的受众大概只有几十人,甚至可能是几个人。我还很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在文化节上举办的抽奖活动中的一个问题:iPhone6的后置摄像头像素是多少?对于稍微熟悉一些数码产品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送分题,iPhone的摄像头当时有个绰号叫“万年w”,但当时下面十几个人没有一个答得上来。我开始意识到学校这个小世界已经满足不了我了。后来,我就从信息学社中脱离了出来,因为当时我是社长,脱不脱离我说了算,所以很霸道地就割了一块肉下来,虽然是不痛不痒的肉。氢科技从此进入v2.0那时我开始做自媒体平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98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