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了这么多知识,就是为了今天的应用,数码管的显示,其实在前面的理论学习中,已经介绍了,就共阳极而言,就是公共端接到高电位,然后对段进行接地即可,就能点亮其中对应的二极管了,然后依据相应的规则就可以完成显示数字或符号。共阴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把正极换成了负极。

本次先练习的是静态显示,就是一次显示一个数字,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是用的单片机驱动,先把线束连接一下。

这回我把晶振和复位电路也连接上了,因为有的同学说,没有晶振的单片机是不能工作的,也是我不严谨了,因为在仿真电路中,软件觉得既然你设置了晶振频率,那么外部晶振就可有可无了。复位电路是一个芯片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没有复位电路,一但芯片出错,就只能断电从来,这没有复位电路来的方便。所以两个电路都添加上了。

数码管的A连接的 位P2.0,然后依次连接。

接着看下代码,如何书写。

数组中的共阳极代码我在中已经介绍了。为了方便大家练习,这里再贴出来,可以直接复制使用。

unsignedcharcodeSEG7_CA[]={//共阳

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0x88,0x83,0xC6,0xA1,0x86,0x8E,0xC2,0x8B,0xFB,0xF1,

0x85,0xC7,0xAA,0xAB,0xA3,0x8C,0x98,0xAF,0x93,0x87,

0xE3,0xE2,0x95,0xC9,0x91,0xB6,0xBF};

unsignedcharcodeSEG7_CC[]={//共阴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0x77,0x7C,0x39,0x5E,0x79,0x71,0x3D,0x74,0x04,0x0E,

0x7A,0x38,0x55,0x54,0x5C,0x73,0x67,0x50,0x6C,0x78,

0x1C,0x1D,0x6A,0x36,0x6E,0x49,0x40};

/**共阳/共阴极七段数码管真值对照表**/

/*0,1,2,3,4,5,6,7,8,9,*/

/*A,B,C,D,E,F,G,H,I,J,*/

/*K,L,M,N,O,P,Q,R,S,T,*/

/*U,V,W,X,Y,Z,-*/

记住如果使用共阳极的,就可以把共阴极的代码删除,当然不删除也没什么,只是会占用一些内存而已。我书写的代码是让数码管从9开始显示倒数到0。然后复位,继续从9倒数。

通过这个,其实我们就可以完成一些操作了。比如可以记录按下的次数。

在上图电路中增加一个开关,就可以记录我按下的次数。变成一个计数器。

程序也要做相应的更改,不过按键的读取都是前边说了很多,也做了很多的。只要注意自复位按键需要添加消抖程序,然后需要检测按键的弹出,这样是为了防止,自己只按了以下按键,但是程序却已经跑得没影了。

静态的显示相对要简单些,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就是正常的端口切换,这个之前的按键扫描也是非常熟练了。只是对端口的输出,变成了在矩阵中找固定的数据来输出。相比之下也是比较简单的。接下来我们会继续用着这个电路来完成一个动态的显示。动态显示的应用,可以让我们的端口得到极大地利用。

我们看下没有动态显示的情况下,两个数码管的同时使用,需要使用16个端口。

尽管将段码和位码都单独引出来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段码是复用的,所以就无法既输出 个数码管的段码,又输出第二个数码管的段码,这样,两个数码管的段码就会冲突,我们可以看下,此时我程序没有更改的情况下,在运行时,数码管的显示。

两个数码管同时显示,因为,当P2口被拉低时,与之相连的P3口,也会同样被拉低,同时由于两个数码管是复用的段码显示口,所以就无法区分到底现在线上是谁的数据。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让两个数码管分时显示,一个显示完,另一个再显示。下篇再写代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