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教育,不仅要看目前,更重要的是看未来。孩子的基础教育内容在不断扩充,在道德教育外的技能培育上,首先是要认字造句、算数解题,然后了解自然和历史。学会英语是必须的,电脑操作也需要,再接下来,就需要了解编程了。

孩子从小学习编程,究竟有没有必要?

未来,编程真的会跟语文、数学、英语一样普及吗?

孩子从小学习编程,是不是以后长大了就走程序员的道路?

从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家长们对中小学生的编程并不陌生,但是它还存在疑惑,不敢盲目跟风,又怕孩子不学跟不上其他孩子。那么中小学生学编程,有必要吗?

答案是肯定有必要的。工业文明的语言是数学,而信息文明的语言是程序。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对信息文明的解读,学会编程是打开信息文明的大门钥匙。所以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编程会成为他们长大后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在国外,小学编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列为重点科目。在我国,很多人要提的就是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在发展人工智能这个战略框架下,推广编程教育。“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不难看出,编程教育将成为懂得英语和电脑外另一门需要掌握的重要学科。

众所周知,程序语言自身所带的属性:复杂、枯燥、不易理解,小孩子学习编程难度较大,如果强行灌输的话搞不好会适得其反。对于孩子来讲,编程的核心是逻辑和思维,是想象力和创造力。

传统的编程都需要通过电脑或平板电脑来操作,我家女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担心对眼睛带来负面影响,那些带有屏幕的数码产品就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了。综合多个方面,对比多家之后, 我选择了更为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模块化编程的实物----“N次方”逻辑电子积木。

一、简洁的包装

“N次方”逻辑电子积木,是南京乾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中国少儿全新打造的模块化编程产品。它具有四大功能特点:逻辑思维训练、语言编程入门、人工智能启蒙、发明创造引导。

不知大家是否看得懂,包装正面树状的就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它以电子技术为基础,以逻辑关系为内容,以智能控制为目标,通过各个模块的有序连接,便可使整个组合体系按照孩子的意图运行,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代码编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开启了孩子通向人工智能的大门。

二、细节方面

“N次方”逻辑电子积木分为基础版与标准版:基础版适用年龄为3~6岁,标准版适用年龄为6~10岁,实际上适合的年龄段我觉得可以用到初中阶段,因此我选择了标准版。打开包装后,可以看到一本接近页的配套教材,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结合生活实例来让孩子们熟练掌握简单的功能模块的搭建,并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特点。

标准版包含39个模块,包括传感模块、处理模块、执行模块、电源模块,配套36节课程。如此多的实体模块,看上去好像有点复杂。

配套的教材非常详细,提高篇在基础篇教学之上增加搭建功能模块的难度,增加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复杂性,模拟更复杂的生活场景实例。创作篇则是最为高级的,不仅仅局限于模块之间的组合,甚至可以与常见的纸板、小木棍或者其它玩具配件组合。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模块,各个模块外壳材质为ABS,尺寸一致为:40*40*22mm。绿色的是电源模块:电压为5V,可接入积木组合体的任意接口位置,为整个组合体系供电;*色的是传感模块:包含按键模块、开关模块、红外对管、运动检测等各种传感器模块,主要作用是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入给处理模块或直接控制执行模块;红色包含定时模块、锁存模块、模数转换、智能控制等常用功能模块,主要作用是接收传感模块传递的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后控制执行模块;蓝色的是执行模块:包含彩色灯、蜂鸣器、数码管等多个用电器模块,主要作用是接收处理模块或者传感模块输入的信息,并执行相应的指令。

每个电子积木上至少有一个接口,用来与其它模块进行信号传输。接口分为输入、输出两种。模块间输入、输出接口处使用金属弹针来接触,并且带有磁性,使得模块间接触良好并且提高产品耐用性。

每个模块都内置编码,底部设有散热孔,孩子们只需要将各类模块组合即可以创作出趣味十足的电子小制作了,

配件中还有两个小扇叶,如此炎热的夏天,用电子积木模块做一个小风扇是不错的主意。

随机赠送了一个充电头与充电线,通过此来为绿色的电源模块充电,充满电池后,就可以为整个组合体系供电。

三、组合体验

在正式体验之前,我就指导女儿先阅读配套的教材,让她对各个电子积木模块及其作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对于后面的创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女儿跟我说在如此炎热的夏天,用电子积木模块做一个小风扇就 了。根据教材,选择了一个最为简单的创作来入手。小学生都知道风扇是一种比较常见小家电,需要电机、通过开关来控制它。在教材中,会有详细的分析说明,主要分成四个内容板块:1、课前热身。2、模块选择。3、方案构思。4、组合测试。以此来引导小朋友完成创作。

由于各个模块通过磁吸式相连接,所以操作是很简单的。它将传统的循环语句、选择语句、延时语句等编程指令嵌入到拼接模块所依据的逻辑关系中,潜移默化地训练小朋友的编程思维、逻辑思维。

将扇叶安装到电机处即可。根据教学大纲,在初中二年级的物理才开始学习电路知识,而现在小学生也可以应对相关知识。它抛开了复杂的电路知识,强化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应用,大大降低了门槛。

简单三个电子积木模块就组成了最简单的风扇。

对于初次接触电路知识的女儿来说,通过电子积木模块组合,创作出了自己的作品,也是挺有成就感的,为自己点赞!

当然了,要是加上两个字,就变成了“智能”小风扇,这就需要更多的模块组合。智能方面可以是增加温度传感、数码管、模数转换,作用是当气温达到一定温度,风扇才会自动转动。

继续挑战难度高一些的,这回女儿选择了一个计数器,这就要求有可以感知人类活动的传感器。选用的是运动检测模块,它可以感应到运动的人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

当感应到人体后,就要把数据统计下来,这就需要用到计数模块。

显示统计出来的人数,自然要选择数码管来显示了。

“N次方”逻辑电子积木将抽象的编程语言直观地变成具体的“实体模块”,不需要借助电脑等其他工具,通过模块间的有序组合,便可实现新颖有趣的智能化控制效果。

通过课本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让女儿进一步了解电器控制原理及生活中事物的逻辑关系,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控制理论,确实不错。

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好东西嘛,肯定要让大哥哥们一起分享的。电子积木,对于年龄段稍大的男生们来说,更具吸引力。

不知道他们准备要创作的是什么呢?

高年级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是多一些的,通过“N次方”逻辑电子积木不同模块的组合,得到不同的控制结果,使他们进一步了解逻辑归类及逻辑顺序。

在组合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一种通过模块概念、判断推理、实践论证来理解和区分观客观事物的思维方法。对于学习其它文化科目,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通过“N次方”逻辑电子积木的组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各种传感器、处理器、用电器的基本功能,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控制理论。原来的小团队,共同合作之后,又各自去尝试着进行更多的创作。

五、体验小结

一款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模块化编程的实物:“N次方”逻辑电子积木。它采用磁吸式连接,操作简单,科学有趣。没有专业知识细节,通过组建项目,让孩子从宏观角度思考,充分理解事物本质及思维方法,提升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使孩子可以通过联想与类比来解决或改善生活中所见事物的问题。

我最为喜欢的是,“N次方”逻辑电子积木不需要借助电脑等带屏幕的工具,只需要通过各个模块的有序连接,便可使整个组合体系按照孩子的意图运行。对了,每个积木模块上面均含有4个乐高孔,兼容乐高积木,也支持米家的积木系列产品。“N次方”逻辑电子积木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将来的代码编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开启了孩子通向人工智能的大门。

暑假快到了,不知道各位宝爸宝妈为孩子们报了什么兴趣班呢?校爸认为,无论是在基础教育的学科成绩上,还是学习生活中的基本应用上,编程思维和知识的差别都会是真正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孩子的将来,不妨试试“N次方”逻辑电子积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