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胶片摄影,大多数00后的小伙伴们或许感觉并没有见过太多。在胶片几乎被数码完全取代的今天,仍有一批执着的人在使用胶片继续拍摄照片,甚至电影。
例如 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他所拍摄的《星际穿越》,《敦刻尔克》,《沙丘》等许多电影仍然使用的是柯达的电影胶片。
《星际穿越》剧照
《敦刻尔克》剧照
他也曾驳斥过所谓的“胶片过时论”,他觉得胶片成像的颗粒感是数字影像无法复制的独特魅力,而且数字摄影因其廉价造成的低门槛,直接导致审美标准降低和大量粗制滥造的影片诞生。
确实,数码摄影虽然早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但胶片摄影的魅力仍然是无法替代的,“每一次快门都是成本”也使得摄影师,导演更加严肃地对待自己的作品。
但如果你只是对胶片摄影感兴趣,但是并不像花钱来购买很多昂贵的器材和胶片的话,这里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款可以直接用手机模拟出胶片色调的APP,它的名字就叫做——FIMO
打开这款APP,我们可以看到在老式胶片相机上同样可以看到的裂像对焦的方式,其中也显示了ISO值,也有闪光灯键
点击左下角的胶片片仓,我们还可以体验到亲手更换胶卷的乐趣。这款应用甚至把底片的反相颜色也做了出来,模拟的十分逼真。当然如果你真的购买了胶卷相机,即使需要中途换卷,也一定要先把胶卷全部卷入暗盒再打开片仓取出哦!
打开胶卷库,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经典的,胶卷,柯达金,富士的月光女神卷,以及已经停产的Kodakchrome。
这里小编也尝试了几卷胶卷,分别和原图做一个对比??
原图
富士业务卷
富士RDP3
柯达portra
通过上面这几张图呢,可以看出来确实是很有胶片的效果的。把rdp3略为突出的蓝色,柯达portra对肤色的友好确实体现出了不少。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下载尝试一波。
不过说到底,模拟就是模拟,它远远不能代替真正的胶片。借用一下b站up
饭的KAI的测试视频,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区别。另外在胶片的冲洗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时间,以及显影液配方的不同,数码化时所使用的扫描仪等,都会影响最终成片的色调。
FIMO虽然已经做到尽可能的贴近胶片摄影特殊的质感与颜色,但是归根结底本身也就是相对“智能”一点的滤镜。它可以为我们带来胶片感的影调,但是并不能替代其本身。不过偶尔用它拍拍照,发发朋友圈当然是没问题的~
数码泥石流
你极客路上不可缺少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