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数码 >> 数码发展 >> 数字人民币的信息

假期想着日更我学习区块链知识的进程,但是发现有点像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明白我的这个货不多,更多的是像一团乱麻,导致能输出的就是一段段碎片,可能有一段是对你有用的,能达成这样的目标,我觉得我的这个记录也是有意义的。希望更多的人能用看待新技术,新事物的眼光对待区块链技术及其衍生品。而不是单纯的认为这是一个新的“骗局”。

中国人民银行在较早的时间节点就已经开展了法定数字货币项目,这次记录的内容是数字人民币的一些特点。关于数字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公开的系统文件阐述数字人民币的设计,以下特征均是对公开渠道信息做的一个整理。

数字人民币主要用于替代物理世界中流通的人民币(M0),数字人民币不计付利息,这个其实就像现金一样,你的现金放在你的钱包里,放的时间久了它并不会产生利息,现金放在商业银行是商业行为,会有增值,产生一定的利息。为了保证数字货币发行和回笼不改变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总量,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数字人民币之间有等额兑换机制。数字人民币和现金人民币等值;数字人民币的运行遵循传统的中国人民银行——各商业银行的二元模式运行框架,商业银行向用户提供数字人民币的服务,同时和中央银行共同维护数字人民币的系统正常运行;数字人民币形式上是加密数字串,该加密数字串包含编号,金额,所有者和发行者签名等,编号是数字人民币的 标识,不能重复,不可更改。数字人民币具有可编程性,可以开放给用户用于执行扩展的自定义脚本(联盟链上节点的增加同时其权限也可以进行限制)。数字人民币需要有登记中心和认证中心,数字人民币的登记中心用于记录数字人民币及对应的用户身份,完成权属登记,同时也记录数字人民币的流水,完成数字人民币的产生,流通,清点核对以及消亡全过程的登记。登记中心则依然基于传统集中化方法构建,但是是全新理念的数字化铸币中心。认证中心是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的重要环节,在认证中心的方式分为2种,公开密钥基础设施(PKI)和基于标识的密码技术(IBC),这两种方式主要用于不同的用户,公开密钥基础设施主要面向金融机构和高端用户,基于标识的密码技术主要面向低端用户;数字人民币的账户采用“松耦合方式投放+中心化管理”模式,数字人民币在交易环节其实像现金的交易一样,数字人民币有着现金易于流通的特性,同时又具有可控匿名的特性,对于可控匿名的含义,数字人民币只对中央银行这一第三方披露交易数据,但若非持有者本意,商业银行和第三方也无法追踪数字人民币的交易历史和用途。数字人民币的使用适用于各种场景,有利于人民币流通和国际化。银行卡和互联网支付则都是基于账户紧耦合模式;数字人民币没有采用分布式账本,分布式账本仅用于数字人民币的确权登记,实现数字人民币的网上验钞机功能。将核心的发行登记系统对外界进行了隔离和保护,同时利用分布式账本的优势,提高确权查询的数据和系统安全性,另一方面分布式账本仅用于对外提供查询访问,交易处理仍由发行登记系统来完成,有效的规避了现有分布式账本在交易处理上的瓶颈问题;数字人民币具有普遍性和泛在性,能够在多种交易介质和支付渠道上完成交易,可以利用现有的金融基础设施,理论上,银行卡和电子货币能达到的支付网络边界,数字人民币也可以达到,而且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和扩展功能。

我是捡贝壳的小伙伴,记录一下学习到的东西,是对自己了解新鲜事物过程的一个记录,同时也希望遇到一些大神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数字藏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47.html